【炭黑产业网】8月5日消息,广东粤港澳大湾区黄埔材料研究院近日迎来了媒体的探访。据介绍,该研究院在航空轮胎国产化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实现了航空轮胎国产化技术全链条贯通,并成功突破了仿生合成橡胶和数字轮胎软件两项原创性技术,同时掌握了41项核心技术。
黄埔材料院作为科研机构,不仅在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还在产业孵化和技术转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该院已孵化出17家企业,并吸引超过10亿元的外部投资。
据了解,中国航空轮胎一直以来依赖于租用国外产品,并按照起降次数缴费。为了打破这种“卡脖子”的局面,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提出了仿生合成的解决路径,黄埔材料院便肩负起了航空轮胎动力学大装置建设等核心任务。
目前,航空轮胎动力学大装置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成为攻克航空轮胎等关键核心技术的国之重器。
黄埔轮胎(广州)技术有限公司则负责将航空轮胎大科学中心技术成果产业化。该公司的技术成果转化,包括新能源轮胎和特种轮胎产品,已经实现了销售收入超过4000万元。预计在2023年,这些自有品牌“Whampoa”的销售额将突破3亿元。
这些重要成果将对中国航空轮胎行业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通过航空轮胎国产化技术的全面贯通,将有望降低对进口航空轮胎的依赖,并推动国内航空轮胎产业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