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产业网】2月18日消息,青岛绿色转型再添新动力,双星旗下企业变废为宝引领行业创新。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青岛作为首批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正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加速产业绿色升级,努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绿色转型作为青岛市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已成为美丽青岛建设的重要底色。而在这场绿色革命中,创新无疑是关键驱动力。双星集团旗下的青岛伊克斯达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凭借其废旧橡胶绿色生态循环利用工厂,在全球范围内树立了绿色循环利用的新标杆。
据炭黑产业网了解,该工厂于2023年竣工投产,每年可无害化、绿色化、高值化处理废旧轮胎3万吨。其创新的智能化连续热裂解生产线,不仅安全环保,还极大地提高了废旧轮胎的利用率。通过这一技术,废旧轮胎可以被转化为初级油、环保炭黑、钢丝和可燃气等有价值的产品,实现了对废旧轮胎的“吃干榨净”和“零污染、零残留、零排放、全利用”。
青岛作为轮胎生产基地,轮胎产量的增加也带来了废旧轮胎数量的激增。以往,这些废旧轮胎往往被堆存或焚烧,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然而,随着青岛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的发布,废旧轮胎的循环利用得到了大力推进。青岛伊克斯达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借此契机,投资近亿元打造了废旧轮胎全量化循环利用模式,补齐了青岛轮胎产业链的绿色发展短板。
该公司不仅攻克了废旧轮胎循环利用领域的多项难题,还自主研发了智能化连续裂解生产线,实现了万吨级智能化裂解装备的全密封、连续化运行。这一创新技术不仅降低了材料成本,还助力企业实现了减碳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此外,双星还创新了“以旧换新”的商业模式,通过遍布全国的轮胎经销商、合作门店等渠道,大大提高了废旧轮胎的回收能力。同时,公司还搭建了社会回收网络体系和“星环保”回收互联网平台,打通了废旧轮胎回收的“最后1公里”。
作为青岛市“无废工厂”的典范,伊克斯达成功将废旧轮胎从“黑色污染”转变为“绿色宝藏”。工厂投产以来,已累计处理废旧轮胎超69万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3万吨。青岛市的“无废城市”建设也初见成效,国家级绿色工厂总数达54家,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高达96.83%。
展望未来,青岛市将继续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绿色发展水平,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生态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