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产业网】7 月 18 日消息,在东营市橡胶轮胎产业的版图上,万达宝通轮胎正以 “链主” 姿态引领产业集群迈向高质量发展。这家 2003 年 11 月启动建设的企业,如今已成长为国内少数同时拥有全钢子午线轮胎、工程机械子午线轮胎、半钢子午线轮胎三条核心生产线的行业翘楚,连续 15 年跻身全球轮胎 75 强榜单,产品覆盖全国并远销 160 多个国家和地区。
走进万达宝通轮胎的生产车间,智能化生产场景令人瞩目。轮胎经自动分拣线精准分流,通过动平衡检测后进入货笼,再由立体仓储系统完成定位存储。“接到发货指令后,系统会按先进先出原则调货,确保产品快速送达全球用户手中。” 仓储部负责人李超民的介绍,勾勒出企业智能化物流体系的高效运作图景。这种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生产模式,正是企业近年来转型升级的生动写照。
据炭黑产业网了解,作为垦利区唯一的轮胎生产企业,万达宝通轮胎始终锚定 “民族高端品牌” 目标,在科技创新领域持续发力。依托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企业联合青岛科技大学等多家科研机构攻关绿色低碳技术,已开发 20 余个规格的新能源轮胎产品。目前,企业已建成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等多个创新平台,主导或参与 10 余项国家及行业标准制定,拥有 209 项专利,其 BOTO 品牌荣获 “中国驰名商标”,实验室更是通过国家认可委认证。
橡胶轮胎产业作为东营第一大出口产业,其发展质量关乎区域经济全局。万达宝通轮胎深谙产业链协同的重要性,通过与耐斯特炭黑、大业钢帘线等上游企业深度合作,利用地理优势降低物流及包装成本,形成产业共生格局。这种 “抱团发展” 模式,不仅强化了本地产业韧性,更提升了区域产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