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动态
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普利司通,全球裁员、转型!

2025-08-2500

【炭黑产业网】8 月 25 日消息,全球轮胎领域的领军企业普利司通(Bridgestone)正推进一场范围广泛且影响深远的全球业务调整。在此前宣布关闭多家海外生产基地之后,该公司近期又在美国市场启动了新一批裁员工作,位于伊利诺伊州布卢明顿的工厂中,约 500 名员工将面临职业岗位的变动。这一举措并非孤立的人员调整行为,而是普利司通将 2025 年确立为 “应急与危机管理年” 后,全面落实 “利润优先” 战略、推动企业从规模扩张模式向高端化发展转型的关键实践环节。

从此次美国市场的裁员行动来看,其核心聚焦于非公路用轮胎(OTR 轮胎)业务板块。据了解,普利司通美洲公司已正式对外公布,将针对美国伊利诺伊州布卢明顿工厂实施裁员计划。该工厂的核心产品为建筑行业与采矿行业所需的 OTR 轮胎,目前共有约 500 名在职员工。普利司通方面在声明中表示,此次裁员是为了应对当前市场需求变化而采取的必要措施,最终目标是将生产资源集中投向更高端、利润率更可观的产品领域。公司高层进一步明确表示,当前市场需求已清晰地向高端轮胎产品倾斜,为优化整体业务质量,必须果断停止那些无法实现盈利的传统轮胎生产线。此次决策是普利司通北美地区战略调整的重要构成部分,对提升企业长期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为降低裁员对员工的冲击,普利司通已与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达成集体谈判协议,协议中明确,受此次裁员影响的员工在 10 月底之前仍可正常领取工资,同时公司还将为他们提供职业过渡相关的支持服务。值得关注的是,普利司通在美国市场的业务调整正持续推进。今年 1 月,该公司就已宣布关闭位于田纳西州的拉维涅工厂,当时涉及约 700 名员工,原本计划在 7 月底完成工厂关闭流程,而实际情况是工厂在 7 月 2 日便提前停止了生产。如今,布卢明顿工厂约 500 名员工的裁员计划再次被提上日程,这一系列大规模人事变动,充分体现出普利司通重塑美国业务布局、全力追求更高盈利水平的坚定态度。

布卢明顿工厂的裁员只是普利司通全球业务收缩的一小部分,这家拥有百年历史的企业近期正在全球范围内密集开展产能优化工作。在欧洲市场,由于 OTR 轮胎产量与利润双双出现下滑,普利司通位于西班牙比斯开省的工厂实施了裁员,涉及 235 人,其中 97% 的员工接受了公司提供的、金额高达 3 万欧元的离职补偿。亚洲市场方面,普利司通的调整动作同样频繁,2021 年关闭了位于惠州的工厂;2024 年,其在中国运营历史最悠久的沈阳工厂(当时拥有 1200 名员工)停止运营,并于 2025 年 7 月被赛轮集团以 2.65 亿元的价格收购,收购后工厂更名为 “赛轮新和平”;此外,位于泰国的兰实工厂(年产能可达 75 万条轮胎)也在 2023 年底正式关闭。美洲市场除美国外,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省的普利司通工厂累计裁员人数约为 740 人。这一系列关闭工厂、裁减人员的举措,并非单纯为了削减成本,而是普利司通全球战略转型的具体体现。面对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亚洲地区低成本竞争对手带来的竞争压力加剧等市场挑战,普利司通正推动企业发展逻辑从 “规模扩张” 向 “利润优先” 转变。具体来看,一方面,公司主动剥离低利润产能,例如将西班牙部分卡客车轮胎的生产业务转移至波兰;另一方面,将资源集中投向高端乘用车轮胎以及新能源车轮胎等具有高附加值的领域,重点打造并推广其 “Dan-Totsu” 高端产品系列。

普利司通此次大规模业务调整并非没有缘由,其业绩面临的压力是重要推动因素。从该公司 2025 年一季度财报数据来看,全球范围内实现营收 1.05 万亿日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小幅下降 0.6%;净利润为 756.95 亿日元,同比下滑幅度达到 12.6%。同时,普利司通还发布了全年业绩预警,预计全年净利润将进一步下降 11.2%。导致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包括亚洲地区低成本竞争持续加剧、原材料价格上涨(例如 2024 年 7 月全钢胎成本指数较 6 月环比上涨 1%)以及部分国家商业环境不稳定(如阿根廷市场)等。从行业整体情况来看,传统的建筑用、矿用以及卡客车用轮胎市场正面临产能过剩与价格战的双重压力。以西班牙工厂为例,其对法国市场的轮胎出口量大幅下跌 73%,这一数据也反映出低端轮胎市场需求正持续萎缩的行业现状。

在行业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普利司通将 2025 年定位为 “应急与危机管理年”,核心战略方向从以往追求规模增长转变为以利润为首要目标。在产能优化方面,除了将西班牙卡客车轮胎生产转移至波兰等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的地区外,还出售了泰国市场非核心的炭黑业务,不过保留了用于高端轮胎生产的炭黑相关技术。产品升级层面,公司将重点发力 “Dan-Totsu” 高端乘用车轮胎产品线,同时加快在新能源车专用轮胎等新兴领域的布局速度。成本控制方面,通过关闭生产效率低下的工厂、实施裁员以及为员工提供再就业培训(如布卢明顿工厂为受影响员工提供 10 月底前的工资保障)等方式,降低企业整体运营成本。实际上,普利司通的战略转型也是整个轮胎行业深度调整的一个缩影。当前,传统低利润轮胎业务持续萎缩,而高端乘用车轮胎、新能源车轮胎等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已成为行业内竞争的新焦点,各大轮胎企业正通过 “有进有退” 的产能优化方式,重新塑造全球供应链格局。

普利司通的转型案例也为整个轮胎行业带来了重要启示,即行业的竞争逻辑已从过去的 “成本领先” 转变为 “技术领先”。从短期来看,关闭工厂和裁减人员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当前面临的压力,但也可能对品牌口碑造成负面影响,例如西班牙工厂虽通过 “高额补偿” 减少了裁员阻力,但背后也存在服务信任度流失的风险;从长期发展来看,企业唯有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突破高端轮胎生产的技术壁垒(如低滚阻轮胎、智能轮胎等技术领域),才能在新能源车快速发展的浪潮以及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占据主动地位。未来,如何在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与推进技术创新之间找到平衡,不仅是普利司通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更是全球轮胎行业共同面临的 “生死考验”。随着行业整合速度不断加快,那些未能完成高端化转型的企业,极有可能被市场加速淘汰。

总体而言,普利司通当前的 “业务收缩”,实际上是企业为适应市场变化而主动求变过程中经历的 “阵痛”。在轮胎行业深度调整的大趋势下,这家百年企业的转型路径,或许能为全球制造业提供重要参考 —— 只有以技术创新为驱动,推动产品升级,才能跨越行业发展周期,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