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产业网(www.tanhei.com)据轮胎商业讯:不知从何时开始,传统经销商地位被威胁,从美国到中国、从外资轮胎企业到国产轮胎企业。
固特异飞足e购
对于渠道的变革,固特异轮胎一直走在时代的前列。早在1992年,固特异开始打破传统,宣布它将通过西尔斯公司的汽车中心销售固特异牌轮胎。这个决定无疑是固特异对于原有的轮胎经销商们的沉重打击,因为他们将会与零售商巨人西尔斯直接竞争。当然除了与西尔斯合作之外,固特异还和全球连锁超市沃尔玛合作。
2018年,固特异与普利司通联手,让北美的经销商感受到了即将到来的血雨腥风。2018年7月,由普利司通和固特异合资成立的轮胎分销公司TireHub正式开始营业,开始在全美国销售网络和物流中心接受订单。
TireHub主要分销固特异和普利司通以及两家旗下附属品牌凡士通、邓禄普、Fuzion, Kelly和LeMans等,去年日本轮胎品牌通伊欧也正式加入TireHub分销渠道,TireHub正向着美国第一大轮胎分销商前进。有人当时觉得这肯能会是这两家企业的败笔,但事实是这家分销商快速增长,物流中心已经遍布各地。
在这之前,用大篇幅的内容提到了固特异在北美地区的改革,为什么提到这个,是因为看到他在渠道的变革的努力。在今年3月份,固特异推出了“飞足e购”,对于这个模式的说明固特异用了大量的篇幅和文字,但整体看下来就是零售商可以直接线上下单。
在随后的专访环节。固特异中国区总裁张沁也回答了我们关于这个平台的一些问题。“飞足e购”不仅仅是一个BtoB的货源调配平台。更是一个可以在未来让轮胎品牌和消费者之间的沟通更加无碍,更加有利于解决车主个性化需求和轮胎使用问题的平台。
固特异的这个模式意图明显,未来会直接跳过经销商甚至是跳过轮胎店,直接toC,轮胎店也有可能成为服务商。这种模式的弊端就是在前期的铺垫过程中,轮胎店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做渠道,管理渠道。优点就是去掉中间商赚差价,让利给消费者或者是让利给自己;并且自己的渠道便于管理,不会出现渠道混乱的情况。
米其林的RTM
轮胎巨头之间成立渠道,米其林也是其中的一员。2018年1月,米其林北美公司旗下的TCi与美国住友的TBC公司部分资产进行合并,组建美国第二大轮胎批发商。新的合资公司以新品牌NTW来运营,成为住友TBC旗下的运营公司之一,该企业面向整个北美市场供应大量不同价位的轮胎产品。
米其林的RTM首次推出,在轮胎圈引发了轩然大波。2019年4月,米其林这个模式开始从北京开始,之后7月河南落地。短短数月,米其林的这种模式就在全国各地迅速开展。
RTM模式是什么?据了解,这种模式被称为深度分销,起源于上个世纪末。当时国内流通业不发达,美国宝洁让销售人员与经销商合作,一起管控物流和促销活动。后来厂家直接管控经销商的模式迅速取得效果,越来越多的企业争相模仿。
这种模式来讲,经销商不再是中间商,并且是不能控制销售的价格,换一种说法就是经销商已经成为了服务商和物流配送。
01
轮胎经销商正在消亡
这两年,由于整个轮胎大环境的不景气,竞争越来越激烈,来自销量、资金、仓储、人员、终端、渠道费用甚至互联网和自己服务的轮胎厂的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很多轮胎经销商扛不住只能走向消亡,而市场存活下来的经销商也都在担心自己到底还能扛多久?
一位年销售额过亿的轮胎经销商老板曾对轮胎商业无奈的表示:别看我表面风光,其实现在就让我拿出100万来我都拿不出。
对于轮胎厂而言,经销商就是其钱袋子,轮胎搬运工,经销商赚的钱都是自己赏的。为了销量工厂先想尽一切办法掏光经销商的钱袋,塞满经销商的仓库,然后再搞疯狂促销。曾经有经销商愤恨地跟我们讲:有些轮胎厂促销太狠了,很多经销商亏大了,被弄死了。
另外轮胎厂还经常套路经销商,比如大肆鼓吹涨价消息,让经销商大量囤货,最终的目的完全是为了自己清库存,冲销量,至于经销商的死活就看其自己的能耐了。
近两年整个轮胎市场正迎来最困难时期,对于经销商而言,生存和盈利面临巨大的考验。一方面自身要努力精细化运作,降本提效,一方面轮胎企业也要在营销层面多多给予支持,抱团取暖共同熬过这一段艰难岁月。
了解更多行情,请关注炭黑产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