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产业网据轮胎商业消息:今年在轮胎行业的人对中国市场深有感触,从进入2022年到目前接近尾声,整体都陷入“至暗时刻”。整体俯瞰全球轮胎格局,发现此种情绪已经蔓延;从轮胎厂到终端门店,都在遭受着上游原材料疯涨、终端需求弱、外部物流运输压力大等多维打击。
美国替换市场,悲观笼罩
近日,美国轮胎制造协会公布了一组数据,下调了对2022年美国轮胎替换市场出货量预测。其认为今年乘用车替换市场出货量同比去年下降3.4%,降至2.171亿条;而在8月份对此预测还是小幅度上升,看来进入2022年第四季度情况更加不容乐观。
对于轻卡轮胎替换市场的预测也不抱有信心,预计2022年替换市场同比2021年下降2.4%,降至3950万条。美国轮胎制造协会针对修改之后的预测,列举了一系列的促成因素:包括通货膨胀、利率上升、经济衰退、经销商库存增加、车辆销量下降、油价上涨等多重因素。
中国产量下降,阴影扩大
看今年国内数据显示2022年10月的轮胎外胎产量为7321.6万条,环比上个月减少,同比去年下降0.2%;1-10月中国橡胶外胎总产量为71286.7 万条,同比下降 3.7%。
在生产上都已经是这样,更遑论原配和替换市场了。2022年重卡的10连跌让大车胎市场雪上加霜,并且让人更绝望的是这种现象极大可能会继续,目前仍难看到拐点、盼到希望。
轮胎厂封控接二连三,开工率一跌再跌。交通物流不便,让轮胎厂的信心都磨灭了。在2022年初大家都在盼望着轮胎市场只是短暂的沉睡,现在看来马上都要变成死水一滩。
欧洲轮胎市场,一降再降
前段时间,欧洲3季度的数据不忍直视,乘用车轮胎、卡客车轮胎、两轮轮胎等多个细分市场全面下滑。2022年第三季度欧洲替换市场销量同比去年下降9%,降至6353万条。
其中乘用车轮胎销量同比下降9%,卡客车轮胎出货量同比下降8.7%,农用胎下降28.8%,两轮轮胎下降5.6%。
如果说俄乌战争影响最大的是哪里,那欧洲当仁不让了,这从诺记轮胎的财报中直观的看出。诺记在第三季度的销售额为4.662亿欧元(33.55亿人民币),仅比去年同期的4.435亿欧元上涨了5.1%。虽然涨价让其在销售额上暂时挽回一些颜面,但是营业利润扯下了这层遮羞布,第三季度营业利润下滑54%;更难以想象的是1-9月,诺记的营业利润为为负,忙忙碌碌大半年最后还赔钱!
多重影响,韩国轮胎逆势
对于韩国轮胎企业影响的,除了前面提到的上下游因素、俄乌战争影响,还有他们本地一年到头令人头疼的罢工。当地的罢工已经严重影响到轮胎企业的出货量,影响紧急出货和港口运输。
全球轮胎市场这盘棋,韩国市场在第三季度让人看出意外。以小窥大,就拿韩国最大的轮胎企业韩泰轮胎前三季度情况来看。韩泰轮胎第三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25.7%,季度环比增长12.7%,营业利润同比增长6.4%和9.8%,对此是由于涨价和汇率的影响。从人民币兑韩元汇率来看,在10月却出现了拐点,第四季度仍让人抱有问号。
全球性涨价,意在自救
国内一张接一张的涨价通知,让经销商和轮胎店疲惫不堪,甚至引发了一系列的骂声。但是纵览全球轮胎企业,才懂得国内轮胎企业承受了多大的压力。国内涨价一般都控制在3%-5%,涨价的时间跨度基本都控制在一个月,有些都是今天发明天涨,今天发今天涨,能看的出来其涨价已经到了不得不涨的地步。近日米其林轮胎全球疯涨:日本市场将于2023年1月3日起对卡客车轮胎、轻卡轮胎和建筑工业等轮胎涨价,涨价幅度为8%;欧洲市场自2023年1月1日起所有品牌的轮胎价格调整,涨价幅度目前还未披露;美洲市场将于2023年1月1日其品牌在美国和加拿大市场乘用车和轻型卡车轮胎以及公路和采矿商业产品和服务上调,高达9%。
再来看一下米其林财报中提到的销售额增长20%,其中价格上涨为米其林带来了13.4%的收益。
被市场折磨的轮胎行业
轮胎厂接连倒闭,头部资源集中,中小轮胎企业的生存空间进一步被压缩;轮胎经销商从之前企业的肱骨之臣已经演变成现在一旦有机会就会被踢掉的角色,信息化、数字化改变原来经销模式,从原来的轮胎老板沦落成现在的“搬运工”。
提到轮胎店,那就有更多的话说了。三天三天又三天,让轮胎生意没法干。轮胎企业为了出货想尽办法在电商平台出货,轮胎店生意变得更加艰难。有轮胎店接受媒体采访时销量同比下滑40%,一天的销量赶不上之前一个小时的销量。
真的要被这魔幻的轮胎市场折磨疯了!炭黑企业就像是不知民间疾苦的上位者,一张又一张的涨价通知藏满了野心,丝毫不考虑下游的感受。时代的一粒灰落在轮胎人头上都是一座大山,剥去外皮才知道内里有多不堪。有人可能看到各个政策的出台,觉得冬天马上过去,春天即将到来,但觉得不要过度乐观。(原标题:全球轮胎市场暗黑时刻,涨价风云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