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橡胶循环利用行业高质量发展

2025-04-1780

我国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时代和新的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对行业企业的要求,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产业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以科技创新引领的产业创新,促进生产要素集聚,着力推动各种生产要素资源科学配置,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坚持教育、科技和人才一起抓,多出科技成果,又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新质生产力。

循环利用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遵循这个内在逻辑,橡胶循环利用行业的新质生产力的建设需要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需要建立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的科技创新体系。

一、市场需求为导向

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已经写入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废橡胶循环利用行业“内卷式”竞争严重,企业缺乏创新投入,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低端再生胶产品比重过高,靠价格战争夺取有限的客户资源,行业中大多数企业利润空间受到严重挤压;热裂解领域缺乏合理规划产业布局,整个产业链缺乏有效的规划,各地热裂解项目一哄而上,简单重复建设,过多的市场参与者造成整个行业边际效益递减,亏损严重,不仅拉高了废旧轮胎的原料的采购成本,还造成再生胶产品胎源紧张。企业为了争取有限的废胎资源、企业卷供应链,难形成有限资源梯次利用;内卷式竞争导致,企业打价格战,整个行业的经营主体成本增加,橡胶循环利用行业整体利润下滑,直接影响企业的研发投入意愿、阻碍企业的创新发展,不利于行业长远健康可持续发展。

循环利用企业在市场开拓上不应该我有什么就卖什么,也不是企业家拍脑袋来决定生产什么产品,而是需要企业经过缜密市场调研,贴近客户的实际应用场景,根据客户的实际需要生产和研发新产品,这样才能开辟新赛道,发展新优势,增加产品附加值,否则就会错失市场机会。例如,某国内轮胎企业需要环保再生胶以满足欧美的技术和法规要求,国内的再生胶企业对相关的技术要求和术语知之甚少,没有能力生产相关产品,错失良机。所以企业家要转变企业的发展理念,加强研发投入,主动担当作为,抓产业质量,盯市场真实需求,优化企业经营管理,加快转型升级。

二、强化行业标准建立

产学研一体化创新体制加快打通,政策标准供给各个环节协同高效。循环利用行业标准的建设至关重要,畅通废橡胶循环利用的链条,在废橡胶收集、处理和使用等环节,都要建立标准,提升效益。

在收集阶段,相关机构对收集者的资质需要有效管理,包括废胎存放的场所和相关安全管理标准建设,管理好胎源的流向信息管理,避免废胎流向非法生产企业污染环境;在处理阶段,对生产过程的设备自动化水平、能耗指标和水耗指标、生产工艺先进性都有与时俱进的行业标准,及时提升行业准入门槛,保障生产过程的“含绿量”;在使用阶段,行业需要不同等级产品给予行业公认的标准,并以此来对高价值产品进行政策支持力度。

三、落实国家对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政策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2月份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勉励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要坚定不移的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坚守主业、做强实业,加强自主创新,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高企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总书记今年两会期间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全面落实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一视同仁的对待各种所有制企业,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因此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是国家不变的政策。

1、更加积极的金融政策和税收政策

再生胶行业绝大部分企业都是民营企业,而且都是小微企业。企业资金困难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企业的深度产学研合作创新体系的有效推进,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和金融赋能,针对有资质的循环利用产业研发的专项金融供给,实现贷款便捷、利率优惠,解决企业单体规模小“抵押难”“担保难”。橡胶循环利用企业的进项税可以通过反向开票解决,实现税务优惠的落实。

2、支持开拓国际市场,融入共建一带一路

我们的橡胶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不管在行业总量、产品种类、装备水平在全球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由于企业自身能力原因,走出去发展的不多。让行业的中国标准、中国产品、中国装备在国际市场打出中国品牌,需要企业、行业和政府的支持。行业不仅需要在重点展会搭好平台,还可以以行业名义联合跨境电商进行专场推荐,这样打破时间空间限制扩宽交流渠道,让中国产品经常被看见、时常能体验,扩大产品销售半径,同时也可以对接主要市场的行业组织,想办法了解当地产业环境、法律法规。

四、橡胶资源循环利用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1、聚焦企业主责主业,调整产品产业结构

橡胶循环利用产业涉及面广,包括生产装备制造,再生产品加工处理、再生资源的应用等领域。做为创新主体的企业,做好自己的产业定位,聚焦主业,发挥自身优势。同时积极的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比如再生橡胶行业龙头企业无锡万丰,在全年回收废旧轮胎生产各种再生橡胶40000吨,企业在不断聚焦主业再生胶主业的前提下,产品结构包括胎面再生胶15000吨,精细胶粉10000吨,丁基再生胶产品等,质量十分稳定。公司和青岛科技大学成立了国内首家的橡胶资源循环利用研究院,研究再生产品在橡胶制品中的应用,形成再生橡胶应用理论,使再生橡胶、再生产品在包括轮胎在内的橡胶制品中的应用更加安全、更加广泛,企业内部也积极的用再生胶生产力车轮胎实践活动,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在聚焦主业的同时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

2、高校科技赋能企业研发,塑造企业竞争优势

以科技创新引领的产业创新,促进要素资源科学配置,塑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江苏中中宏环保将持续秉承“资源有限 循环无限”的愿景,公司通过健全企业的科研创新体制,与行业知名院校广泛合作,吸纳和培养专业人才,已建有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无锡市废旧橡胶再生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与北京化工大学、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等多所行业知名院校深度合作,提升产品附加值,落地与推广产学研项目,拥有发明专利6项,国际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35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4项,在申报专利12项。在改性沥青方面的产学研成果,在国内各等级路面工程中应用近三千吨,累计可节约建设成本6000余万元。可延长路面寿命2倍、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降低了85%。降低总碳排放26%。

3、整合优化产业生态,形成发展合力

橡胶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是一个涉及上下游的产业生态系统,链主企业应该主动作为整合优化资源,形成发展合力。

分会理事长单位华兴万达轮胎有限公司,建立起了从废轮胎到新轮胎的全产业链的闭环生态企业,其生产的内胎占全国总产量的一半以上,以其精益求精的技术引领着我国内胎、垫带行业的发展。国内轮胎龙头企业中策橡胶集团,自2005年起率先涉足轮胎循环利用的企业经过多年的深耕与研发,以及与国内外科研院校的紧密合作,中策橡胶已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轮胎回收与再利用体系,涵盖轮胎回收、分类分拣、翻新、再生橡胶及橡胶粉的生产、轮胎裂解等多个环节。中策橡胶累计循环利用了40万吨废旧轮胎,每年几万吨再生橡胶、裂解炭黑不仅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原材料成本。而且减排了几十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降低了我国对天然橡胶对外依存度。

橡胶资源循环利用行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的发展阶段,需要以科技创新引领的产业创新,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促进生产要素集聚,发展新质生产力,为行业转型升级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