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知识
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中国橡胶的跳跃:从零到第四产胶国

2021-07-231740

天然橡胶是橡胶工业的重要原材料。可以说,没有中国天然橡胶产业的发展,就没有橡胶工业的百年荣光。自引入天然橡胶至今,中国天然橡胶产业已经有111年的历史。到2014年底,我国植胶面积已超过1700万亩,年产干胶愈80万吨,成为世界第四大天然橡胶种植国。百多年里,中国天然橡胶产业走过了怎样的历程?如何一步步缓解中国橡胶工业“无米之炊”的窘境?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天然橡胶协会秘书长郑文荣。

没有天然橡胶就没有现代化

郑文荣表示,天然橡胶和钢铁、煤炭、石油合称四大工业原料。目前,世界上的橡胶制品已有8万多种,在现代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国防建设、航天航空航海、医疗卫生及人民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均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譬如,卡车轮胎中天然橡胶占60%~70%,飞机轮胎中占90%~100%,一艘35000吨军舰需橡胶68000千克。据世界一些工业发达国家计算,橡胶消费量和钢铁产量保持的比例,一般应在1~1.5∶100,即消耗100吨钢铁,同时就要消费1~1.5吨橡胶。可以说,没有橡胶,就不可能有现代化。

天然橡胶因其分布地域和产品的不可替代性,是一种典型的约束性战略资源,全球含居区和保护区宜植天然橡胶的土地不超过3亿亩。可以说,谁撑控了橡胶资源,谁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就大。

百年历史中的浮浮沉沉

据郑文荣介绍,1904年,当时的云南省干崖(今盈江县)土司刀安仁先生从新加坡购买了巴西三叶橡胶树苗8000余株,大费周折,运到云南省盈江县新城凤凰山的东南坡种植,开始了中国的橡胶种植历史。这批中国最早引种成功的橡胶树,到现在还有一株顽强地存活着。

从那以后,一些爱国华侨和有识之士先后多次引进橡胶树苗,在我国海南、广东、云南等地成功种植。到1949年,国内已经有各类型小胶园4.2万亩,橡胶树120万株,年产天然橡胶199吨。

从1950年到2015年的65年间,我国天然橡胶产业起起伏伏,经历了以下6个阶段:

●大规模植胶起步(1950~1957)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对我国实行经济封锁,天然橡胶被禁运。1951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作出“关于扩大培植橡胶树的决定”。1951年10月,华南垦殖局在广州沙面成立,叶剑英兼任局长。1952年初,天然橡胶研究会成立。1953年1月,林业部云南垦殖局成立。到1957年底,橡胶树实有面积达到118.14万亩,干胶产量587吨。

●初期植胶高潮(1958~1965)

受“大跃进”影响,植胶区掀起了高指标、快速度、大增人、大建场、大开荒、大种胶的高潮。1961~1962年,农垦部要求各农垦植胶区狠抓发展速度调整。1963~1965年为生产黄金期,这一时期农垦部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与广东(含海南)、云南垦区的科技人员总结出胶园建设的“四化”(良种化、林网化、梯田化、覆盖化)、“五提前”(提前规划、提前开垦、提前造林、提前育苗、提前种覆盖作物)以及“三保一护”(保土、保水、保肥、护根)的经验,我国天然橡胶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到1965年底,橡胶树实有面积达到265.02万亩,干胶产量1.81万吨。

●曲折的发展历程(1966~1978)

受“文化大革命”影响,天然橡胶生产发展缓慢。1969年3月和1970年3月,随着广东和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的成立及大量接收城市知识青年,当地掀起了又一次“大发展”的高潮,开荒种植的面积很大,但保存率不足30%。1975~1978年,主要是恢复科学种胶、科学管胶和科学割胶的技术规程,同时做好前几年大发展胶园补换植工作。到1978年底,橡胶树实有面积达到552.05万亩,干胶产量10.16万吨。

●坚持改革发展(1979~2001)

1984~1989年,我国针对天然橡胶发展提出了“巩固提高、适当发展”的方针,在59个国有农场和6个场并村实施60万亩新种和更新项目。1990~2001年,国家进一步明确对天然橡胶生产采取“保护扶持、巩固提高、适当发展”的方针。到2001年底,橡胶树实有面积达到942.05万亩,干胶产量47.75万吨。

●加速发展阶段(2002~2011年)

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橡胶工业飞速发展。2003年,我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胶消费国和进口国。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我国天然橡胶产业的意见》。广东农垦等有实力的企业和个人还到境外开展国际合作。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以来,仅中国天然橡胶协会的会员单位,在境外投资或控股的橡胶园已超过200万亩(含毒品替代种植的胶园),相当于国内种植面积的1/8,投资建设或控股天然橡胶初产品加工厂20余座,年加工能力已超过100万吨。出现了国有民营两翼齐飞、境内境外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这是我国天然橡胶发展历程中最好的十年。到2011年底,橡胶树实有面积达到1621.97万亩,干胶产量75.08万吨。

●产业发展陷入低谷(2012年至现在)

2011年之后,受全球经济低迷等多种因素影响,天然橡胶价格持续下跌。胶工、胶农弃胶改行,胶园推迟割胶、提前停产、弃管、弃割的现象比较普遍,部分胶园改种其他作物,产业发展陷入低谷。

体系完善的第四产胶国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累计生产天然橡胶1400多万吨。2014年,我国橡胶种植面积已超过1700万亩,产量愈80万吨,种植面积与产胶量均居世界第四位,成为世界天然橡胶生产大国,并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天然橡胶产业体系。具体表现在:

形成较为成熟的种植和加工体系。已建成海南、云南、广东三大天然橡胶优势种植区域。农垦系统的天然橡胶生产企业和农场坚持集团化、产业化和股份制改革方向,并卓有成效。

形成较为完善的研发推广体系。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成为基础科研和应用科学研究的核心机构,海南、云南、广东农垦也有自己的天然橡胶生产技术研发推广中心和推广体系。

建立较为完善的市场营销体系。2001年海南农垦总局率先建立统一的交易市场——天然橡胶电子交易中心,实现了农垦天然橡胶交易电子化。云南农垦、广东农垦也相继建立天然橡胶电子交易中心,并在2004年实现了三地联网。

创立新型产业和环保型人工生态系统。我国约有300万人从业人员,既是一个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政治效益为一体的新型产业,又是一个能安排农村人口就业,促进边远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生态环保型产业。

此外,天然橡胶作为战略资源和重要的工业原料,在发展规划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国家大力支持。

大 事 记

●1904年 刀安仁在新加坡购买8000余株巴西橡胶实生苗,引种云南省盈江县新城凤凰山。

●1949年 全国植胶面积达2800公顷,年产橡胶199吨。

●1951年 中共中央作出“一定建立我们自己的橡胶生产基地”的战略决策,决定在广东、广西、云南、四川大力培植橡胶树。

●1954年 华南热带林业科学研究所在广州成立。

●1957年 我国橡胶树实有面积达到6.19万公顷,其中开割面积453公顷,生产橡胶157吨。

●1979年 《橡胶栽培技术规程(试行草案)》、《天然橡胶制胶工业工人技术等级标准》和《标准橡胶生产技术暂行规程》颁布。

●1991年 国务院明确对天然橡胶生产采取“保护扶持、巩固提高、适当发展”的方针。

●1996年 农业部农垦局制定全国割胶质量考核项目与评分标准。

●2000年 农业部印发《关于调整热作产业结构的意见》通知,提出扬长避短,发挥优势,适度规模经营,进一步调整优化橡胶生产布局。

●2001年 农业部印发《热带南亚热带作物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

●2003年 我国天然橡胶种植面积990万亩,干胶产量56万吨。

●2011年 我国天然橡胶种植面积1621.97万亩,干胶产量75.08万吨。

●2013年 我国橡胶种植面积1716万亩,干胶产量86.5万吨,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产胶量居第四位。


深入探索:N774炭黑如何重塑油墨品质
N774炭黑,也被称为非污染高定伸半补强炉黑,是一种重要的化工材料,广泛应用于油墨、橡胶等工业领域。尤其在油墨制造中,N774炭黑凭借其独特的性能,对油墨的色深、流动性、干燥速度等多个方面有着显著的影响。本文将深入探讨N774炭黑如何通过改善油墨性能,提升油墨的

0评论2025-01-2555

N550炭黑:塑料制品性能提升的关键添加剂
N550炭黑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在橡胶、塑料、印刷油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塑料制品中,N550炭黑不仅提高了塑料制品的物理性能,还赋予了它们多种功能特性。本文将详细介绍N550炭黑在塑料制品中的作用、应用及其市场前景。N550炭黑的基本特性N550炭黑,也

0评论2025-01-2548

从炭黑造粒看轮胎性能的革命性提升
炭黑造粒技术作为轮胎制造过程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对轮胎的整体性能具有显著影响。炭黑,作为一种颗粒状的碳物质,通过造粒技术的处理,不仅能够提高轮胎的力学性能、耐久性、安全性,还能优化轮胎的抓地力、耐磨性、燃油效率以及驾驶舒适性。本文将深入探讨炭黑造粒技术

0评论2025-01-2523

涂料中炭黑分散性与稳定性:关键因素与改进方法
炭黑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添加剂,广泛应用于涂料中,以增加涂层的硬度、耐磨性和抗紫外线性能等。然而,炭黑的高比表面积和吸附性使其容易形成聚集体,导致分散不均匀,从而影响涂层的质量和性能。因此,改善涂料中炭黑的分散性和稳定性是提升涂层质量的关键。本文将探讨

0评论2025-01-2555

炭黑在轮胎中的重要作用
轮胎作为汽车与地面接触的唯一媒介,其性能直接影响车辆的操控性、安全性以及耐用性。在众多轮胎制造材料中,炭黑因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成为提升轮胎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将深入探讨炭黑在轮胎性能提升中的多重作用,包括耐磨性、抓地力、抗老化性、导热性能和

0评论2025-01-2522

如何有效保障色母粒干燥存储
色母粒作为塑料制品中的重要添加剂,不仅赋予塑料缤纷的色彩,还影响着产品的整体质量和性能。然而,色母粒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如果受到潮湿的影响,会导致颜色均匀性下降、加工性能变差,甚至变质失效。因此,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色母粒免受潮湿的影响至关重要。本文将详

0评论2025-01-2512

色母粒在塑料桶生产中的神奇作用与特性分析
塑料桶作为储存和运输液体、粉末和颗粒状物质的重要容器,广泛应用于化工、农药、医药和食品等多个领域。为了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塑料桶不仅需要具备保温、防潮、耐压和抗腐蚀等基本功能,还要求外观美观、颜色丰富且持久。在这一背景下,色母粒作为一种高效

0评论2025-01-2513

炭黑如何提升轮胎抗氧化性能
轮胎作为现代交通工具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性能和质量直接关系到车辆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在众多轮胎添加剂中,炭黑以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增强轮胎抗氧化性能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深入探讨炭黑如何增强轮胎的抗氧化性能,从炭黑的性质、作用机理及其在

0评论2025-01-2512

PP色母粒:塑造塑料制品品质稳定性的关键
PP色母粒对塑料品质稳定性的影响PP色母粒(Polypropylene Color Masterbatch)作为一种重要的塑料加工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塑料制品的生产过程中。它不仅赋予塑料制品丰富的色彩,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塑料制品的品质稳定性。本文将深入探讨PP色母粒的基本概念、对塑料品

0评论2025-01-2521

炭黑在染料中的多功能应用与影响探究
炭黑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在染料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其独特的黑色、均匀、高度分散的颜色特点,使其成为制造各种黑色染料和颜料的理想选择。本文将详细探讨炭黑在染料中的广泛运用,包括其在不同染料类型中的应用、对染料性能的影响以及炭黑选择和使用方面的注意事

0评论2025-01-2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