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第22届中国国际轮胎暨橡胶技术展上了解到,山东引导、支持轮胎企业积极到海外建厂。如赛轮集团在越南和柬埔寨的工厂已经投产,而在墨西哥和印尼的工厂也在建设中。玲珑轮胎、森麒麟、浦林成山等则在西班牙、泰国、马来西亚建厂,加快产品出海步伐。
山东省橡胶行业协会会长张洪民认为,山东头部轮胎企业已经在13个国家建设了21个工厂,产能达到了2亿条以上。这些工厂提高了国际市场的占有率,既规避了贸易摩擦,又充分利用当地的天然橡胶资源的优势,提高了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山东是国内最大的轮胎生产省份,轮胎企业数量、产量、销售收入、利税、出口量连续22年居于国内首位。在最新公布的全球轮胎75强中,山东有23家轮胎企业上榜,数量占全国的67.6%。
“山东轮胎企业抓紧了技术改造,向低碳、绿色、智能化方向来发展,我们现在智能工厂的数量占了全国的70%以上。尤其是低能耗、绿色、长距离、低滚阻的轮胎在不断地涌现,比例越来越高,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山东省橡胶行业协会会长张洪民介绍说。
今年上半年,山东轮胎行业在营业收入、出口等方面均保持了稳定增长,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达到272.5亿元,同比增长8.3%。今后,山东将推动轮胎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产品,塑强国际竞争新优势;同时,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人才,推动山东轮胎从“规模出海”向“价值出海”战略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