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产业网】10 月 10 日消息,马来西亚反贪委员会(MACC)牵头开展了一场名为 “Ops Grip” 的雷霆执法行动,普利司通、米其林、横滨等八大全球轮胎行业巨头直接参与其中,这场行动正逐步揭开该国轮胎走私黑市背后的惊人内幕。截至当前,该行动已累计查获走私及非法流通的轮胎 17672 条,同时对涉案仓库与集装箱实施查封,冻结的涉案资产总额高达 8250 万林吉特(约合人民币 1.4 亿元)。此次行动不仅规模庞大,且牵涉的知名轮胎品牌数量众多,在整个东南亚轮胎市场引发了强烈震动。
随着调查工作的不断深入,执法重心已从幕后的走私轮胎仓储网络,转向直接面向消费者的零售终端门店,零售市场中的 “李鬼” 轮胎开始浮出水面,八大轮胎巨头也随之亲临一线参与 “打假”。10 月 2 日,在莎亚南地区,马来西亚反贪委员会联合马来西亚标准与工业研究院(SIRIM)、国内贸易与生活成本部(KPDN),并特别邀请东洋、横滨、普利司通、米其林、倍耐力、大陆、邓禄普、玛吉斯八家轮胎制造商的代表,对当地三家轮胎零售门店展开突击检查。现场检查结果触目惊心,调查人员发现,大量走私轮胎借助看似合规的销售渠道流入市场,其背后暗藏一条完整的造假链条:一是 “特供胎” 违规转运,原本为欧洲市场设计生产的轮胎,被非法转运至马来西亚进行销售;二是身份 “洗白”,为掩盖轮胎真实来源,原产国标签被恶意篡改,产品条形码也遭到涂抹;三是 “老胎” 变 “新胎”,通过伪造生产日期的方式,将存放许久的旧库存轮胎伪装成新轮胎售卖,给道路行驶带来严重安全隐患。对此,米其林马来西亚区董事总经理 Florentin Odenwald 在检查现场表示:“篡改轮胎标签的目的,就是为了阻止消费者识别轮胎的真实来源。我们为马来西亚市场进口的轮胎,都经过特殊配方设计,以此适配本地的路况与气候条件。” 吉龙公司总经理同样指出,此次查获的走私倍耐力轮胎,均缺失正品轮胎特有的激光蚀刻标识。
据炭黑产业网了解,此次针对零售端的检查是 “Ops Grip” 行动的后续推进环节。在此之前,马来西亚当局已在巴生河流域、槟城及柔佛州等地区的仓储设施中,查获了大批非法轮胎。在轮胎制造商的协助下,执法人员通过核对轮胎批次记录、查验产品标签等可追溯特征,最终确认这些被查获的轮胎均为非法产品。此次行动揭露的非法轮胎,尤其是那些原产于欧洲的轮胎型号,给马来西亚的道路安全带来多重威胁。这类轮胎可能无法适应当地高温高湿的气候环境,容易出现抓地力下降、过热风险增加、耐用性降低等问题。更令人担忧的是,那些被篡改了生产日期的 “高龄” 轮胎,其橡胶性能早已随着时间推移发生退化,在行驶过程中随时可能发生爆裂,直接危及驾乘人员的生命安全。
面对愈发猖獗的轮胎走私活动,全球轮胎制造商们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合作态度。他们不仅为执法行动提供技术层面的支持,更亲自前往执法一线,协助执法人员快速、准确地辨别轮胎真伪。马来西亚反贪委员会特别行动部高级主任 Zamri Zainul Abidin 表示:“我们要求行业从业者亲自深入执法一线,这样既能更深入地了解当前轮胎走私问题的核心,也能加快解决方案的制定进程。更重要的是,这场行动关乎每一位道路使用者的安全。” 据悉,此次 “Ops Grip” 行动的发起,源于一家意大利轮胎制造商的投诉,如今已发展成为一场由政府监管机构、国际轮胎巨头与本土相关企业共同参与的产业链保卫战。随着行动的持续深入,这条涵盖仓储、批发、零售多个环节的走私灰色利益链正被逐步切断,此次行动也为全球其他面临类似轮胎走私问题的市场,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执法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