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产业网】10月18日消息,10月17日下午,万达石化集团承担的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催化油浆制备沥青基碳纤维与特种炭黑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开题及推进会,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唐岛湾校区逸夫楼顺利召开。此次会议的举行,标志着一场旨在推动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的重要校企合作正式拉开帷幕。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刘东主持了本次会议。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胡涵,项目技术负责人、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杨修洁,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副教授杨斐,万达集团总裁助理、技术中心总经理曲春林,万达集团总裁助理、万达石化集团执行总裁王敏,天弘化学技术质量部经理、万达石化研究院执行院长单明修,山东耐斯特炭黑公司技术总监陈新中等嘉宾出席了会议。会上,胡涵首先致欢迎词,他对各位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高度肯定了此次校企多方合作的重要意义。胡涵指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在能源化工与新材料领域具备深厚的科研积累,此次与行业领先企业及一流高校携手合作,是响应国家号召、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实际行动,校方将全力支持该项目的研发工作,期待项目能早日取得丰硕成果。
王敏在致辞中,对高校给予企业发展的支持表达了感谢,同时对项目合作的达成表示祝贺与期待,并简要介绍了万达石化集团在推进“减油增化”、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战略规划。据炭黑产业网了解,他表示,此次合作的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直接瞄准行业副产资源高值化利用与高端碳材料“卡脖子”技术难题,不仅市场前景广阔,更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万达石化集团将充分发挥自身在产业化、市场应用及资源保障等方面的优势,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坚实支撑,坚信通过各方的精诚合作,一定能够突破关键技术,成功打造校企协同创新的典范。
会上,项目技术负责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杨修洁,对项目的基本情况、任务分工以及进度安排进行了简要介绍。她表示,通过对催化油浆的高效转化,生产出高附加值的沥青基碳纤维与特种炭黑产品,这些产品在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将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项目的实施不仅能为企业创造显著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将为区域石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会议期间,万达石化集团天弘公司、炭黑公司还分别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大学签署了“催化油浆制备沥青基碳纤维与特种炭黑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合作协议,共同开启了在高端新材料领域协同创新的崭新篇章。当前,山东省炼化产业正面临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省内每年产生大量催化油浆,其高值化利用一直是行业的共性难题。与此同时,高性能沥青基碳纤维与特种导电炭黑的发展也面临着技术瓶颈。
本项目旨在破解这一“卡脖子”困境,将催化油浆这一潜在资源转化为高端新材料,这不仅是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举措,更是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具体实践。项目成功产业化后,预计将创造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为传统石化产业的转型发展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