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产业网】5 月 9 日消息,欧洲轮胎和橡胶制造商协会(ETRMA)于 5 月 8 日发布了其成员在 2025 年第一季度的替换轮胎销售数据。ETRMA 涵盖 14 家企业成员,其全球销售额占据全球轮胎市场的 70% 之多,行业前十中有 8 家企业位列其中,运营着超 80 个生产基地与 20 多个研发中心。
在乘用车轮胎领域,2024 年下半年的复苏态势(增长 8%)在 2025 年第一季度得以延续,本季度销量达 5872.7 万条,实现了 3% 的同比增长,销量已接近疫情前 2019 年第一季度的水平。从细分类型来看,夏季胎销量同比下滑 3%;全季胎则表现亮眼,同比增长 14%,成为欧洲市场的增长亮点;冬季胎同比增长 5%。
据炭黑产业网了解,卡客车轮胎的销售情况则较为低迷,销量为 269.5 万条,同比下降 4%,与 2019 年第一季度疫情前相比,降幅更是达到 11%,主要原因在于经济与政治方面的不确定性因素。农用轮胎类别在 2024 年 3 月以来的积极趋势后,2025 年第一季度销量下降了 4%,与 2019 年同期相比,差距依然明显。摩托车和踏板车细分市场增长幅度较大,不过这主要是基于去年同期市场表现疲软的基数效应。
自 2019 年起,欧洲轮胎生产成本相较于亚洲大幅攀升,能源成本首当其冲,劳动力及其他投入成本也在显著增加。与此同时,高通胀率与利率上升给欧洲家庭预算带来沉重压力,致使部分消费者转向成本更低的进口轮胎。欧洲(欧盟 27 国加英国)在 2025 年前两个月的乘用车和轻型卡车(PCLT)轮胎进口表现强劲,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 12%,中国、东盟国家和印度对这一增长贡献显著。2024 年全年进口量增长 17%,其中来自中国的进口量同比增长 18%。在 2024 年,来自韩国和印度的进口也成绩不俗,分别增长 30% 和 34%;来自日本的进口略有下降,而来自泰国的进口量则稍有上升。2025 年 1-2 月,欧洲以外的卡车和公共汽车轮胎进口(欧盟 27 国 + 英国)增长了 8%,东盟国家目前在进口量中占比超过 60%。其中,越南的重要性持续提升,2025 年开局表现强劲,在同期进口中占比超过四分之一。泰国在 2024 年全年以及 2025 年至今仍是主要进口国,尽管其份额相较于前一年同期略有下降。中国在 2024 年重新夺回部分份额,2025 年销量再次上升,但仍明显低于 2018 年中期之前的水平。
值得关注的是,五一假期期间,欧盟委员会贸易总司官网显示,欧盟将于 5 月 20 日正式启动针对中国轮胎的贸易保护调查,目前该调查处于 “初步调查” 阶段。欧洲消息人士称,此次调查主要针对中国乘用车及轻卡轮胎,将开展反倾销与反补贴调查,而这正是中国轮胎在欧洲增长最为迅速的市场。不过,该通知发布后不久,便在欧盟委员会官网上被紧急删除。欧洲媒体普遍猜测,此次乌龙事件是欧盟委员会内部操作失误,导致通知提前发布。目前,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已对该案件予以高度重视,并发布了反倾销调查预估时间表。这轮反倾销调查的终裁结果,预计将在启动调查 14 天后出炉。叠加美国今年的关税政策,中国轮胎行业正面临巨大的经营压力。反倾销关税本质上是全球化红利分配矛盾的体现,对于中国而言,短期内需借助 “合规 + 产能转移” 的策略破局,长期则要通过技术跃迁掌握定价权,从成本优势迈向规则制定者。这一过程虽充满挑战与阵痛,但却是中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