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产业网】8 月 16 日消息,在美国对进口轮胎征收高额关税的贸易新形势下,全球轮胎巨头倍耐力正迅速调整其全球供应链战略。公司明确表示,将全力扩张位于墨西哥的轮胎工厂产能,把该工厂打造为服务美国市场的核心枢纽,以此最大限度规避关税风险,保障北美业务的盈利能力。在全球贸易格局动荡的背景下,倍耐力轮胎的北美战略正变得愈发清晰和聚焦。公司首席执行官 Andrea Casaluci 近日公开表示,倍耐力正将资源向墨西哥工厂倾斜,通过产能优化与扩张,来应对美国关税政策带来的严峻挑战。
倍耐力位于墨西哥瓜纳华托州西劳的工厂,已成为其向美国供应轮胎的 “生命线”。得益于《美墨加贸易协定》的免税条款,该工厂在倍耐力的北美版图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然而,这条生命线目前已处于 “完全饱和” 状态。为缓解这一瓶颈,倍耐力正加速推进其 “工业计划”。Casaluci 强调:“我们仍在投资墨西哥的产能增长,这是一项中长期计划。” 作为该计划的一部分,西劳工厂近期已获得 1.15 亿欧元的投资,目标是到 2025 年底,将其乘用及轻卡轮胎的年产能提升至 850 万条。
据炭黑产业网了解,在长期产能扩张完成之前,倍耐力正采取一系列紧急措施以应对眼前的关税冲击。公司正在对西劳工厂的生产结构进行 “外科手术式” 的调整。“在短期内,倍耐力正尽可能减少墨西哥工厂所有非美国所需产品的生产。”Casaluci 的表态揭示了其核心策略:将墨西哥工厂的有限产能,100% 优先用于供应能免税进入美国市场的轮胎订单。为实现这一目标,倍耐力正进行一场复杂的全球轮胎供应 “再分配”。原本由墨西哥工厂供应给欧洲和墨西哥本土市场的轮胎,将被转移至倍耐力位于其他地区、不受美国关税约束的工厂生产。这一举措旨在 “释放” 西劳工厂的最大潜力,确保每一寸产能都服务于利润最高、风险最小的美国市场。
尽管美国市场至关重要,但倍耐力并未选择在美国本土大规模扩建产能。公司领导层明确表示,在美国的产能扩张 “目前不在公司的议程上”,其主要原因在于 “资本支出的限制”。执行副主席 Marco Tronchetti Provera 解释说:“当我们谈论新产能、新投资时,这些将在未来几年部署。” 这表明,在当前阶段,倍耐力更倾向于通过优化现有全球资产(尤其是墨西哥工厂)来应对挑战,而非进行大规模的资本开支。
倍耐力的这一系列战略调整,直接源于美国近期对进口轮胎加征关税的政策。自 5 月 3 日以来,美国对从欧洲和巴西进口的汽车轮胎征收 25% 的关税,对摩托车和自行车轮胎征收 10% 的普遍关税。尽管 8 月 1 日起欧洲汽车轮胎关税有望降至 15%,但这一贸易壁垒依然对倍耐力的传统供应链构成了巨大威胁。数据显示,倍耐力美国本土工厂(位于佐治亚州罗马)仅能满足其国内需求的 5%,其余 95% 依赖进口,其中 55% 来自墨西哥,40% 来自欧洲和巴西。这意味着,高达 40% 的美国市场供应正直接暴露在关税风险之下。倍耐力预计,这一系列关税政策在 2025 年对其经营业绩的净影响将达到 3000 万欧元。因此,通过加码墨西哥、优化全球布局来对冲这一损失,已成为倍耐力当前最紧迫的经营任务。
倍耐力的案例生动地展示了在全球化遭遇逆风的当下,跨国企业如何通过灵活调整其轮胎生产与供应链网络,来应对地缘政治和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通过将墨西哥工厂打造为服务美国市场的 “超级桥头堡”,倍耐力不仅是在应对短期危机,更是在为其在北美市场的长期竞争力进行战略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