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产业网】4月3日消息,德国汽车零部件供应行业正遭遇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这一困境不仅源于行业内部的结构性问题,还受到了来自美国新关税政策的强烈冲击。德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协会(ArGeZ)近日发布的一份声明,揭示了该行业正面临的复杂局面。
声明指出,美国政府计划自4月起对进口汽车实施25%的关税,并在5月将这一措施扩展到汽车零部件,这无疑给德国汽车零部件供应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据炭黑产业网了解,这一政策不仅削弱了德国制造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还迫使部分具备全球业务布局的供应商做出艰难选择:要么因国内无替代产品而将成本转嫁给美国客户,要么直接将生产线转移至美国。而对于那些规模较小、主要面向国内市场的供应商来说,情况更为严峻,他们深受大型汽车制造商为应对关税调整而进行的生产与价值链重组的影响。
德国汽车零部件供应行业内部的结构性问题同样不容忽视。数据显示,2024年该行业产量同比下滑4.9%,销售额也下降了4.7%。尽管出口份额攀升至41.7%,但这并非行业竞争力提升的表现,而是国内市场恶化的一个信号。当前,行业产能利用率仅为71.7%,需求不足导致岗位流失加剧,2024年该行业裁员约2.4%,近2万名员工因此失去工作。此外,高昂的劳动力和能源成本也严重削弱了德国作为制造业基地的竞争力,尽管企业信心有所回暖,但整体仍十分低迷,仅有12%的企业认为自身经营状况良好。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德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协会紧急呼吁欧盟委员会采取积极措施,通过巧妙谈判全力避免关税政策的实施。协会发言人克里斯蒂安·维特迈尔强调,欧盟委员会需要在此事上发挥积极作用,尽可能消除关税带来的隐患。同时,协会还呼吁政府大幅削减电费,以助力提升行业竞争力,为德国汽车零部件供应行业寻找转机。此外,协会还通过调查评估了供应商与车企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供应商在合作中常未被平等对待,合同公平性得分较低,这也进一步加剧了行业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