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轮胎产业链主,东营集中亮相!

2025-10-1100

【炭黑产业网】10月11日消息,9月30日,东营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系列现场记者见面会第五场。此次会议专门聚焦全市橡胶轮胎产业发展态势及产业链“链主”企业情况,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桂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清海,万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山东万达宝通轮胎有限公司董事长尚永峰,山东华盛橡胶集团副董事长张玉亮,东营市方兴橡胶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海平受邀出席,现场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陈桂林在会上介绍,东营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的橡胶轮胎生产基地,目前橡胶轮胎综合产能已达2.67亿条/年,其中子午线轮胎产能1.94亿条/年,产能规模分别占到山东省的三分之一、全国的五分之一。全市现有规模以上橡胶轮胎产业链企业65家,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642.3亿元。在企业梯队建设方面,产值超50亿元的企业有5家,超10亿元的企业达17家;更有9家企业成功入围全球轮胎75强,入围数量位居山东省首位,分别占全省的40%、全国的25%。

据炭黑产业网了解,东营市已形成以橡胶轮胎为核心,涵盖合成橡胶、橡胶助剂、骨架材料、炭黑、轮胎模具、轮胎胶囊等环节的完整产业体系,构建起便捷高效的“20公里配套圈”,本地配套率高达75%。同时,当地还搭建了青岛科技大学广饶橡胶工业研究院、华东新能源综合汽车试验场等一批覆盖研发、测试、检验关键环节的服务平台,并连续成功举办15届中国(广饶)国际橡胶轮胎展览会,该展会已成为全国橡胶轮胎行业影响力顶尖的专业展会。

在产业升级方面,东营市重点轮胎企业设备数控化率已超过90%;骨干轮胎企业的全钢胎、半钢胎平均能耗分别达到253千克标煤/吨、313千克标煤/吨,均优于山东省标杆值。绿色发展成效显著,已建成省级以上绿色工厂12个,其中金宇轮胎、赛轮(东营)还被评为国家级能效“领跑者”。陈桂林表示,未来东营市将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依托高端项目带动,推动橡胶轮胎产业链向高端化、智能化、品牌化迈进,加快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高端橡胶轮胎产业集群。

针对下一步如何推动橡胶轮胎产业高质量发展,王清海指出,将立足东营现有产业基础,重点推进项目建设、科技创新、数实融合、绿色发展四大方向,加速实现高端橡胶轮胎产业集群的发展目标。

具体来看,一是实施产业集群提级工程。全力推进总投资94.5亿元的15个高端橡胶轮胎项目建设,通过“一企一策”模式协助企业做好要素保障与手续办理,推动项目快速建设、早日投产达效,并引导资源向优势企业集聚,加快千亿级产业集群打造。二是实施科技创新突破工程。加强创新载体建设,实现规上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促进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同时支持企业重点研发生产新能源汽车轮胎、非充气轮胎、宽基轮胎、巨型工程胎等高端产品。三是实施数实融合赋能工程。借助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创建、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机遇,支持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与数字化转型,力争产业智能化水平进入国内先进行列,加快橡胶轮胎(成品)产业大脑建设,打造一批领航级、卓越级智能工厂。四是实施零碳园区示范工程。深入推进节能减排,积极推广氮气硫化、电硫化等新型技术,支持企业绿色化改造;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引导企业开发绿色产品,打造绿色工厂与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加快清洁能源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助力产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