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葆松,周锋锐 (安徽黑钰颜料新材料有限公司,合肥 230061)
摘 要:本文从《色素炭黑 黑度的测定》(GB/T 7048)、《炭黑 第6部分:着色强度的测定》(GB/T 3780.6)推荐的测
量炭黑黑度的“反射仪”入手,通过对其《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解析,说明反射率炭黑黑度同样以CIE XYZ标准为基础,且
反射率黑度是样片绿刺激值的100倍,是样片绿刺激值相对于光源绿刺激值的反射率的10000倍,只要对反射率黑度适当
定义,完全可以被全世界颜色工作者(颜色研究者、颜料生产商、颜料销售商、测色仪生产商、颜色使用者)所共同理解 和接受。
关键词:炭黑;黑度;色度学;CIE;绿刺激值;分光测色仪
1 前 言
炭黑是一种黑色的纳米粉体材料,由于化学 性质稳定、耐光、耐候、着色力强、黑度高、价格 便宜,作为黑色颜料广泛使用在涂料、油墨、塑胶
中。色素炭黑的下游应用客户普遍关注炭黑的黑 度及分散性,由于黑度、分散性的差异,优质高色 素炭黑的价格可以是普通色素炭黑的10~20倍,因
此,如何测定炭黑黑度是色素炭黑生产、经营、消 费过程中最为关注的技术问题。
2 “黑度”及“炭黑黑度”
本文所讨论的“黑度”是色度学所涉及的概 念,是指在特定的光源、视角下所观察(测量)到 的物体(样片)色的亮度(黑白)及色相,在 CIE 1931
XYZ色度空间里,其数值表现为Y值及 X、Z 值的大小,在 CIE 1976 L*a*b* 色度空间里,其数 值表现为 L* 值及 a*、b*
值的大小。
炭黑是具有准石墨结构的一类黑色纳米粉体 材料的总称,由于平均粒径的差异,使用过程中, 不同品种的炭黑会有不同的黑度表现。“炭黑黑
度”是指按规定的方法取样、制作样品分散体墨 膜、选用适合CIE色度标准的仪器及测量方法所测 得的黑度值,并将此黑度值定义为该种炭黑的“炭 黑黑度”。
《色素炭黑 黑度的测定》(GB/T 7048)在说 明其方法原理时指出,“将色素炭黑试样(以下 简称试样)和标准参比炭黑 3 号(以下简称标样)
分别与精制 4 号亚麻仁油相混合,经研磨得到均 匀的墨浆。然后将它涂敷成厚度均匀的薄膜,用 反射仪测量其黑度值。用反射率表示试样的黑度
值”[1]。为了与德国的My黑度、美国的Mc黑度相 区别,本文将《色素炭黑 黑度的测定》(GB/T 7048)所规定的炭黑黑度简称为“反射率黑度”, 记为
Fy。
3 色度学及 CIE 标准简介
3.1 色度学的研究对象
颜色是人的眼睛通过大脑对物体的一种主观 感觉,如何用数学方法来定量表征人眼对颜色的 感觉是一项任务艰巨的研究工作。“色度学是研究
人的颜色视觉规律、颜色测量的理论与技术的科 学。这是一门本世纪发展起来的,以物理光学、视 觉生理、视觉心理、心理物理等学科领域为基础的
综合性科学。由于色度学的建立,颜色工作者就 能 以 统 一 的 标 准,对 颜 色 作 定 量 的 描 述 和 控 制”[2]。
3.2 CIE 国际组织
C I E ( C o m m i s s i o n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e d e
L‘Eclairage):国际发光照明委员会,成立于1930 年(其前身是 1900 年成立的国际光度委员会), 总部设在维也纳,从成立至今,一直致力于色度学
的研究,致力于颜色测量、色度计算和颜色表征技 术标准的制定。一百多年的时间过去了,CIE的研 究工作成果斐然,制定出的系列标准已经成为全
世界颜色工作者一致认可的统一标准。
3.3 中国颜色表示和测量标准
1987 年,中国照明学会以中国国家照明委员 会(China NC-CIE)的名义加入 CIE。在 CIE 色度
学标准下,由全国颜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120) 主导,制定的中国颜色表示和测量标准主要有:
GB/T 3977 颜色的表示方法;
GB/T 3978 标准照明体和几何条件;
GB/T 3979 物体色的测量方法;
GB/T 5698 颜色术语;
GB/T 7921 均匀色空间和色差公式;
GB/T 9086用于色度和光度测定的标准白板。
GB/T 15608 中国颜色体系;
GB/T 20147 CIE 标准色度观测者。
参照CIE色度学标准及以上系列标准,由全国 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5)主导,制定 的颜色表示和测量标准主要有:
GB/T 1864 颜料和体质颜料通用试验方法颜 料颜色的比较(eqv ISO 787-1:1982);
GB/T 5211.20在本色体系中白色、黑色和着色 颜料颜色的比较色度法(eqvISO 787-25:1993);
GB/T 11186.1 涂膜颜色的测量方法第一部分 原理(eqv ISO 7724-1:1984); GB/T 11186.2
涂膜颜色的测量方法第二部分 颜色测量(eqv ISO 7724-2:1984);
GB/T 11186.3 涂膜颜色的测量方法第三部分 色差计算(eqv ISO 7724-3:1984)。
涂料、油墨是色素炭黑的重要应用领域,下游 客户对 CIE 三维色度空间的理解以及对颜色测量 和定量表征的习惯,直接影响着《色素炭黑黑度的
测定》(GB/T 7048)反射率黑度应如何定义。
4 物体色表示和测定的基础知识
4.1 颜色感觉和测量的三要素
颜色感觉的三要素为光源、物体、观测者;相 应地,颜色测量的三要素为光源、样片、测色仪。 它们的对应关系如图 1 所示:

4.2 颜色匹配试验
红、绿、蓝三种标准色光可以匹配出所有颜色 并被人眼感觉,被光学仪器测量。颜色匹配试验 是组织大规模人群对颜色进行观察、分析的试验,
是逐一用不同刺激强度的红、绿、蓝三种标准色光 匹配任意颜色的试验工作,是CIE定量表示任意颜 色的基础试验工作。

4.3 三刺激值
在颜色匹配中,用于颜色混合以产生任意颜 色的三种颜色叫做三原色。
颜色匹配实验中,当与待测色达到色匹配时 所需要的三原色的数量,称为三刺激值,记作 X (红)、Y(绿)、Z(蓝)。一种颜色与一组 X、
Y、Z值相对应。X、Y、Z值相同的颜色,其色彩的 感觉必定相同。
CIE标准色度学系统是一种混色系统,是以颜 色匹配实验为出发点建立起来的,用组成每种颜 色的三原色数量来定量表达颜色。
4.4 色品坐标
一个颜色的三刺激值与它们之和的比构成该 颜色的色品坐标。
在 CIE 1931 标准色度系统中(2°视角),由 X、Y、Z 三刺激值可以计算出色品坐标 x、y、z:

在 CIE 1964 标准色度系统中(10°视角),由 X10、Y10、Z10三刺激值可以计算出色品坐标x10、 y10、z10:

其中,坐标 y 定量表示颜色明亮(黑白),坐 标 x、z 表示颜色的色相[3]。
4.5 黑、白两种颜色的匹配
红、绿、蓝 三 种 原 色 光 混 合,当 刺 激 值 X=Y=Z=1/3时得到白色,称为颜色匹配的加色法, 加色法适合于电视、手机的成像;
品红、黄、青三种原色料混合,当刺激值 X=Y=Z=1/3时得到的是黑色,称为颜色匹配的减色 法,适合于涂料、油墨等。

4.6 色匹配函数
色匹配函数是指匹配等能光谱各波长所需的 参考色刺激,是一组归一化单色辐射三刺激值。 CIE 1931 标准色度系统中的色匹配函数用x(λ)、
y(λ)、z(λ)表示。利用色匹配函数可以在可见光的波 长区间上画出色匹配曲线如图 4:

4.7 标准色度观测者
CIE 1931 标准色度观测者的色度特性与 CIE 1931 标准色度系统中的色匹配函数x(λ)、y(λ)、z(λ) 一致,适合于
1°~4°的视场范围。
CIE 1964 标准色度观测者的色度特性与 CIE 1964 标准色度系统中的色匹配函数x10(λ)、y10(λ)、 z10(λ) 一致,适合于大于
4°的视场范围。
二者的差异在于色匹配函数及色品图的变 化,如图 5 所示。

CIE标准色度观测者试验由“CIE1931年标准 色度观测者的色匹配函数和光谱色品坐标”及 “CIE1964年补充标准色度观测者的色匹配函数和
光谱色品坐标”两部分构成,是一项工程浩大的 系统实验工作,参加试验人员有100人,从360nm 的光波开始,一直到 830nm
结束,颜色匹配试验在每一个光波点上逐一进行,得到的实验数据有 4700个,色匹配试验的数据精确到小数点后第10 位[3]。
标准《GB/T 20147-2006/CIE 10527:1991 CIE 标准色度观测者》系统汇总了这些试验结果,成为
所有颜色工作者(颜色理论研究者、颜料生产商、 颜料销售商、测色仪生产商、颜色使用者)共同工 作的基础。
4.8 CIE XYZ 标准色度系统的建立
CIE 1931 XYZ标准色度系统的三刺激值以X、 Y、Z 表示,三种原色中只有 Y 值既代表色度又代 表亮度(又称“明度”、“黑度”),称为亮度因
数,其取值范围为0~100,而X、Z与亮度无关,只 表示颜色的色度特征。这样,一种颜色就能唯一 地由 X、Y、Z 一组数确定下来,如图 6。

4.9 光源色的色度计算
不同光源有不同的光谱功率分布,每一光源 的光谱功率分布决定了光谱功率分布,常见的标 准光源 A、B、C、D65 的光谱功率分布曲线如图 7
所示。

如果已知光源的相对光谱功率分布为S(λ),色 匹配函数为x(λ)、y(λ)、z(λ)则该光源的颜色三刺激 值 Xn、Yn、Zn 按下式计算:

式中:
,系数 k 被称为“归 一化系数”,其物物理意义是将光源的Y值调整到 100[3]。
4.10 物体(样片)反射光三刺激值的计算公式
如标准光源的相对光谱功率分布为S(λ),不透 明物体(样片)的光谱反射比函数为R(λ),色匹配
函数为x(λ)、y(λ)、z(λ),则进入人眼的相对光谱功 率分布(颜色刺激函数)为S(λ)R(λ),则物体反射光 三刺激值分别为:

式中:
,系数k被称为“归一 化系数”,其物理意义是将光源的 Y 值调整到 100[3]。
4.11 物体反射光绿刺激值 Y 的意义
将上节中的归一化系数k代入物体反射光绿 刺激值的计算公式有

如果令 Yn 表示光源光的绿刺激值,强度为 100, Rr 表示物体反射光与光源光绿刺激值的比 (绿刺激反射率),则

更多的资料习惯于使用定积分的表示方法, 即

和式的商表示绿刺激反射率,更接近于计数 机的实际计算过程;而用定积分的商表示绿刺激 反射率,更能反映绿刺激值的数学本质。光源光
与反射光的绿刺激反射率经过积分计算,更符合 人眼的真实感觉。
上式表明:物体反射光绿刺激值Y是光源绿刺 激值为100时反射光的辐射强度,在数值上,为物 体反射光与光源光绿刺激值的比(绿刺激反射率) 的 100
倍。
5 影响反射式黑度仪测色结果的因素分析
5.1 影响因素分析
由 GB/T7048 知,炭黑黑度是样品炭黑以 20% 浓度分散在亚麻仁油中磨浆、制膜、并测墨膜“反 射率”所得到的黑度。因此,黑度仪测色结果与磨
浆、制膜、测色的过程相关,不规范的操作会影响 测色结果。除此之外,反射式黑度仪测色结果还 受测色仪所选光源、光学结构、分光范围、标准观
测者(观测角度)等因素的影响。
光源:不同的发光体有不同的光谱功率分布, 在不同的光源下观测物体,对物体色会有不同的 判断,为了满足不同光源下的测色需要,好一点的 分光测色仪具有
10 多种光源可供选择。本文所述 “光源”是指对应于CIE标准照明体的CIE人工光 源,按照 GB/T 3978 规定,测色仪建议采用 A 光源 或者D65
光源[4],而埃里克森(Erichsen)527 采用 的是 C 光源,不适合 GB/T3978 的建议要求。
光学结构:GB/T 3978规定了反射式测色仪10 种不同光学结构,在不同的光学结构下测量同一 样品,其结果会有很大差异。FHD-1 型反射式黑
度仪和埃里克森(Erichsen)527灰度计采用的都是 45/0 光学结构。
45/0光学结构指,光源光(照明灯)从与法线 成约45°的角度照射到样品表面,再以与法线成约 0°的角度漫反射到仪器接收器。因此,接收器接
收到的样品反射光信号不是普通意义上“入射角 等于反射角”的反射光信号,而是漫反射光信号, 如图 8 所示。5/0 光学结构更符合人眼对样品颜色
观测的习惯。

分光范围: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是从 380nm~ 780nm,在此范围内,不同波长的光线有不同的颜 色。对于任意的不同颜色都可用红、绿、蓝三种不
同强度的标准色光匹配出来,得到该颜色的色品 坐标。测色仪分光测色时,可见光的波长范围越 宽,得到的结果越真实。
标准观测者:指进行色匹配试验的观察视角, 在2°的观察视角下,得到“CIE 1931年标准色度观 测者的色匹配函数和光谱色品坐标”标准体系,在
10°的观察视角下,得到“CIE 1964 年补充标准色 度观测者的色匹配函数和色品坐标”标准体系[4]。 使用分光测色仪测色时,选择的标准观测者不同,
测色结果也会有细微差异。
5.2 测色仪按滤光器多少的分类
按输出刺激值的数量来分类,测色仪可分为 两类,一类只有一个绿色滤光器,只能测绿刺激 值,可称之为黑度仪、灰度仪、白度仪;另一类有
红、绿、蓝三个滤光器,能同时测出红、绿、蓝三 个刺激值,并计算出颜色坐标,这类测色仪可称之 为色度仪、测色仪、分光测色仪、色差仪等。显
然,第二类测色仪也可用来测亮度(黑白)。
当前,分光测色仪的生产技术主要被美国爱 色丽(X-Rite)、德国仪立信(Erichsen)、日本美
能达(Minolta)等少数国家大公司所垄断,只是到 了近年,杭州彩谱科技有限公司才完全依靠自己 的技术力量,研发、生产出相关产品。
5.3 中国反射率黑度所推荐使用的测色仪
在中国的炭黑标准中,《色素炭黑 黑度的测 定》(GB/T 7048)、《炭黑 第6部分:着色强度的 测定》(GB/T
3780.6)、《色素炭黑着色力的测 定》(GB/T 7050)及《炭黑第 17 部分粒径的间接 测定反射率法》(GB/T 3780.17)等四个标准都涉
及到反射率黑度的测定。翻阅这些标准的历史版 本不难发现,标准的起草者只认可两种测色仪器, 其一是德国埃里克森(ERICHSEN)公司生产埃里 克森着色试验仪
527,其二是温州仪表厂生产的 FHD-1 型反射式黑度仪。如今,温州仪表厂已经 不复存在,FHD-1 型反射式黑度仪已经无人再生
产,埃里克森着色试验仪527成了唯一可以使用的 测量仪器。
5.4 GB/T 7048 等规定的测色仪技术条件与中 国颜色测量基础标准相应要求的比较
对照 GB/T 3977、GB/T 3978、GB/T 3979 等中 国颜色测量基础标准,分析埃里克森着色试验仪
527与FHD-1型反射式黑度仪的产品使用说明书, 可以整理出表 1:

由表 1 的“光源”、“测量精度”、“分光范 围”等项目可以看出,埃里克森着色试验仪527与 FHD-1 型反射式黑度仪不符合中国颜色测量标准
的要求,并非理想的黑度检测仪器。
6 GB/T 7048 规定的反射率黑度适合 CIE 色度学标准
6.1 反射率黑度适合 CIE 色度学标准的重要意 义
《GB/T 7048 色素炭黑 黑度的测定》所规定的 反射率黑度是否适合CIE色度学标准,关系到反射 率黑度能否用普通的测色仪测量出来,关系到反
射率黑度能否被颜色工作者普遍理解和接受,关 系到反射率黑度能否在数值上与同样建立在 CIE 色度学理论基础上的其它国家的黑度标准相互表 示、相互换算。
6.2 反射率黑度适合 CIE 色度学标准的事实依 据
反射率黑度适合 CIE 色度学标准的事实依据 是埃里克森着色试验仪 527 与 FHD-1 型反射式黑 度仪的《产品使用说明书》。
埃里克森着色试验仪 527(ERICHSEN 527 灰 度计)的《产品说明书》表明:ERICHSEN 527 灰 度计的“色调探头结合了 45/0
世界标准的测量角 度,带C型照明光源。光源传感光电池的光谱反应 通过一个特别选择的 Y 滤光器校正。从而使测量 值符合CIE
1931标准色度系统中的明度敏感度”[6]。 这就是说,埃里克森着色试验仪527所测定的黑度 是 CIE XYZ 色度空间里的 Y 值。
《FHD-1型反射式黑度仪使用说明书》介绍, 该黑度仪采用了45/0光学结构,《使用说明书》给 出了两种黑度表示方法为:

式中 Ys: 试样反射率的 30 倍值(显示值)
Rr: 试样的反射率
B: 试样的黑度值[7]。
需要说明的是,公式(2)中的Ys指仪器显示 屏输出或输入的样片绿刺激值 Y,即 Ys=Y,用 Ys
除以30,是因为仪器采用30倍的光电信号放大器,以提高精度。
不难看出,Rr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反射率黑度, 在数值上等于试样绿刺激值Y相对于光源绿刺激 值 Yn 的比;B 黑度则采用了色密度的表示方法,
与德国的My 黑度、美国的Mc 黑度一样,同为CIE XYZ 色度学标准的明度表示方法。
埃里克森着色试验仪 527 与 FHD-1 型反射式 黑度仪同为建立在 CIE XYZ 色度学标准之上的测
色仪器,这是标准国际化潮流的必然结果,如果仪 器的生产商不按照国际统一标准进行设计,半成 品原料如何采购,产品如何销售?
7 反射式黑度定义简析
7.1 研究反射率黑度值与 CIE XYZ 色度空间中 Y 值关系的试验
中国的反射率炭黑黑度同样以CIE XYZ标准为 基础,那么反射率黑度的值必然与CIE XYZ系统中 的绿刺激Y相关,因为只有Y值表示的是明度(黑
白)。为了了解反射率黑度值与Y值的关系,笔者 设计了一个大胆的试验,即选择一种功能更为强大 的分光测色仪来测几种标准炭黑色浆的Y值。
选择的分光测色仪为同样采用 45/0 光学结构 的日本美能达公司产品 MINOLTA CM-2500C,其 主要技术性能如表 2 所示:

MINOLTA CM-2500C 对 密 封 度 有 极 高 的 要 求,没有设置用来“调零”、“校正”的手动旋钮,
但仪器带有专用软件,可以连接电脑,设置测色所 需的模式,“调零”(黑度为零)采用使反射光线 绝对为零的特殊技术,“校正”使用标准白板(GB/ T
9086),通过点击联系计算机的鼠标自动完成。
按照《色素炭黑 黑度的测定》(GB/T 7048- 2012)规定的方法制待测炭黑样品的墨膜,采用 45/0 光学结构、D65
标准光源、CIE1931 标准观测 者模式测色,测得 3# 标准炭黑、IRB 7(N330)、 IRB 8(N330)三种标准炭黑的绿刺激值 Y 如表 3
所示:

可见,3#标准炭黑的绿刺激值约为0.5248,绿 刺激值反射率为:

按GB/T 7048对3#标准炭黑亮度(明度)的定 义(50 个“刻度”),如不考虑误差,若中国的反 射率黑度用 Fy 表示,应有:
Fy=100Y=10000Rr。
7.2 中国反射率黑度的定义方法
通过以上分析,中国的反射率炭黑黑度 Fy 应 定义为:
对于样品炭黑,按照《色素炭黑 黑度的测定》 (GB/T 7048-2012)规定的方法取样、磨浆、制
膜,选择45/0光学结构的分光测色仪,在D65标准 光源、CIE1931XYZ标准观测者模式下进行测量, 所得墨膜的亮度值即为该炭黑样品的反射率黑 度。
若用 Rr 表示物体色(样片)相对于光源的绿 刺激值的比(反射率),用Fy表示反射率黑度值, 在数量上,反射率黑度的计算公式为:

7.3 需要特殊说明的反射率黑度理解误区
“反射率”是指反射光与入射光强度的比,本 文将《色素炭黑黑度的测定》(GB/T 7048)所规 定的炭黑黑度称为“反射率黑度”,记为 Fy。
另一方面,由公式(1)、(2)知,Rr 是物体 (样片)反射光绿刺激值 Y 与光源光绿刺激值 Yn 的比,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反射率。
而,Fy=10000Rr。
因此,在使用“反射率黑度”概念时,《色素 炭黑 黑度的测定》(GB/T 7048)容易将人带入误 区,需要注意区分“反射率”一词在不同语言环境
下的不同意义。
8 结 论
本文对中国反射率黑度定义的研究过程及所 得结论可概括为图 9所示的逻辑图:

参考文献
[1] GB/T 7048-2012,色素炭黑黑度的测定[S].
[2] 荆其诚,色度学[M],1978:2.
[3] GB/T 3977,颜色的表示方法[S].
[4] GB/T 3978,标准照明体和几何条件[S].
[5] GB/T 20147,CIE 标准色度观测者[S].
[6] ERICHSEN,埃里克森着色试验仪527产品说明书[Z].
[7] 温州仪表厂,FHD-1型反射式黑度仪产品说明书[Z].